第1415章 数学之神!(1 / 2)

“新一桑,新一桑……”

耳边传来了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靠在飞机座椅上打盹的望月新一,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看见了坐在旁边的学生。

“什么事?”

星裕一郎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口白牙。

“教授!我们要到了!”

要到了……

意思是要回日国了吗?

裹着毛毯的望月新一,面无表情地偏了下头,看向了一旁的舷窗。

窗外是关西国际机场的跑道和航站楼,毫无疑问这里已经是日国了。

这时候,机舱内响起了到达的广播。

将裹在身上的毯子塞到了自己学生的手中,望月新一从衣领口取下了那只金丝边眼镜戴上,解开安全带从座位上站起,在空乘人员的提示下,随着人流向着出口的方向走去。

大概是在半个月前。

他依稀记得,差不多是火星上的那件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他的学生星裕一郎专程乘坐飞机赶到了华国,恳请他回到京都大学继续任教。

想着已经没机会与陆舟畅谈量子加密算法的未来了,在金陵大学图书馆继续待了半个月的望月新一,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家。

那里,已经没有值得他留下的东西了。

悬挂在航站楼候机厅内的电视,放映着最近的新闻。

记得他离开日国时,电视中放映的还是关于火星上发现“宇宙人”的线索,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新闻的内容就已经发展成了“人联召开第二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建立陆海空天一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防卫体系”、“一国遭到攻击全球参战”、“疆界设置在柯伊伯带”之类的内容。

说实话,假如宇宙人真的入侵地球,这种程度的抵抗真的有用吗?

还有将疆界设置在柯伊伯带,有几个人都飞到那里?

对此新一深表怀疑。

拖着两只行李箱,星裕一郎费力的穿过人群,追上了教授的脚步,喘着粗气说道。

“教授,您走的太快了!”

从电视机上收回了视线,望月新一严肃地说。

“一郎桑,即使是数学家,也不能忽略了锻炼体魄。”

“是……教授,可是我这边还有两只行李箱——”

“这不是借口。”

“是……”

就在两人正朝着乘车点的方向走去的时候,一名手中拿着话筒的记者,忽然带着摄影师从旁边小跑了过来,拦住了两人的去路。

“您好,请问您是新一教授吗?”

“是我,”看了一眼那名记者身后的摄像头,望月新一伸出食指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的说道,“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我想采访下您,关于ABC猜想的事情——”

“ABC猜想的证明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你就不能问些与时俱进的问题吗?”

听到这句话,那位记者脸上的表情浮现了一丝尴尬。

“这个……毕竟很多国民都在关心您,而您在华国的那段时间,我们又联系不上您。”

看了下手表,望月新一言简意赅地说,“想问什么就快问吧,我最多只能给你两分钟的时间。”

“请问在LSPM课题组中,您扮演的是怎样一个角色?”

“一名数学家。”

“这个是肯定的,我们其实想知道的是——”

“我的工作在其中的重要性大概占总成果的多少……你想问的是这个对吗?”看着那位记者脸上不好意思的笑容,望月新一停顿了一会儿,看向了航站楼外的飞机跑道,继续说道,“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60%以上的部分以及最关键的证明思路,都是那个人找到的。而剩下的这40%的部分,其中一些是我完成的,还有一些是舒尔茨和佩雷尔曼教授完成的,很难区分谁的成果更重要。”

记者:“您对陆院士的评价很高?”

“是非常高,或者换句话说,他不应该由我来评价,”停顿了片刻,望月新一继续说道,“如果一定要我说的话,只有一个称号配得上他。”

记者:“……什么称号?”

面对着那名记者身后的镜头,望月新一气势十足地说道。

“数学之神!”

……

陆舟的离去,影响了很多人。

从他最初在普林斯顿开展的那场报告会开始,他的一生似乎就和“学术”——这个承载着人类文明对未来的想象与希望的词汇,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也正是因此,当噩耗传来的时候,影响最大的也正是学术界。

“我的一生中有许多老师,但他是最让我尊敬的一位,我会一生铭记他的教诲,将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发扬光大。”

在接受《自然》的采访时,巴西圣保罗大学最年轻的数学系主任哈迪教授,表情沉重的说出了这句话。

而在更早一些的时候,《自然》还试着联系了曾经带过他博士阶段的德利涅教授,然而很遗憾的是德利涅教授拒绝了采访。

不过幸运的是,虽然没有采访到德利涅教授,但他们却成功联系上了曾经和陆舟在NS方程上有过合作的费弗曼教授。

面对《自然》的镜头,费弗曼教授的表情同样写满了沉重,不过勉强还算是保持了情绪上的克制,站在一名学者的角度,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部分问题。

“……他的死毫无疑问是整个学术界的损失,也是世界的损失。我曾经和某位高等研究院的物理教授聊过这个问题,包括Z粒子和超空间理论在内,因为他的突然离去,许多未尽的研究都将陷入停滞。”

“不排除在那些青年才俊中,会有比他更具天赋的人出现,但威腾教授却对此表示非常的悲观,天才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巧合的偶然,这种事情终究不是普遍存在的。”

“让人感到痛心的是,他才三十出头,正值一名学者的黄金年龄,不出意外的话他还能解决许多伟大的课题……一切本应如此。”

……

金陵。

大学城的亿达广场。

影院中放映着的,正是关于陆院士的电影。

长达一年的拍摄,以及将近半年的剪辑和送审,电影原计划是打算在年底上映的。

不过因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将所有的安排都打乱了,档期也直接提前到了暑期档。

至于电影的名字,虽朴素却相当的有韵味儿,只有短短的两个字——

《学者》

坐在这里观影的,大多数是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一部分是学校组织观影,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带着孩子来的。

像陈玉珊这样带着妹妹一起来的,属实比较罕见。

电影总长两个半小时,记录了从陆舟学生时代到可控聚变堆点火这数年的光阴里,一名学者的成长以及人生中的抉择。

当悲壮的BGM响起、盘古堆点火成功、所有人振臂欢呼、唯独陆院士却是因为连日来的疲劳而向后倒去的那一刹那时,影院中的不少人眼中都捏紧了拳头,眼中泛起了泪光。

画面一转,镜头到了病房中。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坐在距离陈玉珊不远的一位约莫五六岁大的孩子,拉了拉妈妈的手,小声问道。

“妈妈,陆院士会醒过来吗?”

那位母亲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柔声说道。

“会的,他是一名很厉害的科学家,他帮助了很多人。就算他醒不来了,也会活在很多人的心里。”

那孩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就好像一颗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

不知为何,陈玉珊的眼眶花有些发酸。

明明已经决定好不再悲伤了……

注意到了姐姐的情绪波动,韩梦琪有些担心的捏住了她的手。

“姐……”

“我没事,”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陈玉珊轻轻吸了吸鼻子,努力从脸上挤出来一个笑容,“只是有些触景生情……说起来,我和他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好像就是在这里。”

她还记得当时看的是鬼片,甚至记得电影的名字。

在买票的时候,那家伙甚至还说出了买两张不同场次的票,看完了在门口汇合的“蠢话”。

现在想想,当时的他还真是可爱……

而她直到现在才发现这一点。

当时的她,居然完全没有意识到。

“姐……”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