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自己,则选择其中几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去研究。
事实上,在推进一个重大科研项目时,国内不少研究所都是这样的模式。
一个院士拿到了一个千万级经费的大项目,然后将从这个项目里面拆出N个百万级或者十万级经费的子项目,交给长江学者之类的教授也就是学术界中所谓的小牛去做,如果课题还能被进一步细分的话,在长江学者的下面还有杰青等等,然后向金字塔一样往下层层铺开……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形象却不恰当的比喻。毕竟在学术界的金字塔中,无论是长江学者还是杰青,相较于一般研究人员而言,那都是妥妥的大牛了,也只有彼此之间才能分得出层次来。
至于金字塔的最末端倒是没有争议,那自然是学术界最苦最累、任劳任怨的科研狗了。
回望着会议室内的一双双视线,陆舟顿了顿,继续说道。
“诸君,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乃至我们的文明,都将从中受益。而这其中的价值,不是用任何货币足以衡量的。”
“我深知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甚至于每一步都将充满艰难。”
“但我有信心,与诸君共同攻克这道难关!”
“愿与诸君共勉!”
……
散会之后。
拿着会议记录本,刘波还在喃喃自语地念叨着:“可控核聚变……你说这玩意儿靠谱吗?”
钱忠明:“什么靠不靠谱?”
刘波:“咱们研究所满打满算才百来人,这其中还算上了那些从金大动员过来的本科生。正式的研究员才二十来个,而你看到那PPT上的课题了没?单就人手而言我看都悬。”
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钱忠明而是反问道:“除了咱老板,华国学术界有几个诺贝尔奖。”
刘波微微愣了下,不明白他为啥问这个问题。
“杨院士,屠老前辈……莫言?”
钱忠明:“我说的是学术界。”
刘波:“那就两个了。”
钱忠明接着问:“还在科研第一线上的又几个?”
杨老前辈已经95岁高龄,虽然为共和国培养出来不少优秀的物理学人才,也为华国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显然已经远离了科研工作的第一线。
屠老前辈也是一样,已经八十七岁高龄她,现在已经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不管老人家还在不在科研岗位上,指望老人家还能做出重大的研究成果,本身已经有些不现实了。
想了一会儿,刘波说道:“……好像也就陆神一个了。”
“是啊,”钱忠明点了点头,“所以你觉得对他来说,缺人会是问题吗?”
诺奖大佬的研究所放出话来要招人……
只怕半个华国乃至海外的科研狗,都怕是要削尖了脑袋想办法往里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