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燧石图书馆是个充满宝藏的地方(3/3)(2 / 2)

“我发誓……”

“不是对我发誓,”老头从旁边取出一本不知从哪里买来的圣经,严肃地看着陆舟,“你必须对它发誓。”

看着那本圣经,陆舟满脸的无奈。

让一个无神论者对这玩意儿发誓有什么用?

还不如给他一本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或者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还能稍微显得庄重一点。

不过,为了节省时间,陆舟并没有废话那么多,还是依着他说的那样,将手放在了那本圣经的十字架上,用诚实地语气说道。

“我保证,借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回来的时候它依然是什么样子。”

虽然对陆舟不够庄重的态度有些不太满意,但在他完成了这个古怪的仪式之后,老头还是勉强地点了点头,将这本手稿交到了他的手上。

“希望你记住自己的承诺。”

“我会的。”

一刻也不停留,接过了手稿之后,陆舟立刻向旁边的阅读室走去……

……

由于时间已经赋予了它文物的属性,即便是从燧石图书馆借走了这本书,陆舟也不能将手稿真正带出图书馆,只能在藏书区的阅读室进行翻阅。

若是一些上百年历史的文献,在借阅之前甚至还得通过相关资格的考核,以及戴上专门的手套。

不过这份笔记相对来说倒还算是比较“新”,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将它摊开在桌上,陆舟从第一页开始,仔细研究了起来。

想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不容易,莱曼·斯皮策的笔记就和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样,字迹潦草的同时,还夹杂着一些意义不明的简笔画。

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写下那份遗嘱,把自己的手稿全部捐赠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陆舟觉得,若是换成了自己,他肯定不会容许这种“意义不明”的东西留在世上……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陆舟将它从头看到了尾。

虽然很多地方难以理解,不过看完了之后,他还是感觉受益匪浅。

尤其是对于完成仿星器最终设想的前置技术,莱曼·斯皮策的判断,和他自己总结出的结论基本上吻合的。

“……难以想象,这竟然是六十年前的东西。”合上了这本陈旧的手稿,陆舟不由轻声感慨,给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评价。

哪怕是放在现在,将这笔记中的思想和对仿星器的设计理念提炼出来,依。

当然,这都过去六十年了,这个工作肯定已经有人做过了。

将手稿放在一边,看着整理在笔记本上的内容,陆舟陷入了思考。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无论是它本身的意义还是背后所蕴藏着的广阔前景,都足够引起他的兴趣。

然而问题是,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是更接近常温的超导材料?

亦或者,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尝试着去研究“等离子体在仿星器中的运动规律”?

前两者是应用层面,后者则是理论层面,无论是哪个难度都不小。

尤其是后者,涉及到相当复杂的等离子体湍流现象的研究,可以说这是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诸多研究方向中,最困难也最复杂的一块。

因为目前为止,人们对等离子体能采取的措施仅仅是“诊断”,而非“测量”。

然而,一旦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仅将推动核聚变工程的进度,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也是具有很大启发性的……

就这么沉默着,时间大概大概过去了十分钟那么久。

嘴角忽然勾起了一丝笑意,陆舟抬起笔,在“等离子体在仿星器中的运动规律”这行字上,画下了一个圆圈。

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他带着那份手稿和自己的东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果然,还是更有挑战性的难题,更适合自己。

自从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之后,还从来没有哪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此地令他心潮澎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