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节 改造石家(1)(1 / 2)

石府,如同它的主人一般,低调而内敛。

它就位于尚冠里的边缘地带。

整个宅院附近的居民,七成以上都是普通市民。

甚至,连一个千石以上的在职官员也没有。

而石府的大门与外墙,也与它的邻居们一般,毫无差别。

甚至,石家门前的平地上,还有着七八个小孩子,相互追逐,玩着蹴鞠游戏。

“真长者也……”刘彻悄然点赞,声音不低不高,刚刚好能让左右侍从听清楚:“若天下大臣,皆如石公,何愁三代不临?凤鸟不至?”

这种不要钱的称赞和赞许,刘彻从来就不吝啬。

但在实际上……

“若都是如石奋这样的官僚……”刘彻在心里摇着头:“或许,确实三代可期,但凤鸟肯定不会来……”

石奋在致仕之前,曾经做到了太中大夫的职位。

这是一个千石的清贵之职,与现在在刘彻宫廷之中的黄门侍郎或者各种给事中一样,是文人清贵士大夫们趋之若虞的职位。

譬如窦婴,袁盎,都曾经出任过太中大夫之职。

而石奋最终是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

上大夫秩比两千石,已经是郎中令属官所能达到的巅峰。

从这个方面来看,石奋似乎是有些能耐的……

然而,翻看石奋的履历,你就能轻易发现,这位汉家政坛的不倒翁。史书上赫赫有名的‘万石君’,他成功的关键。只有两个字。

正如太史公所言,唯‘恭谨’而已。

意思是。跪舔皇帝最积极,时刻与皇帝的思想保持一致。

从刘邦至今,石奋历经太祖、吕后、太宗、仁宗直至刘彻,凡五朝,侍奉过五个正式天子加两个连神主牌都砸烂了的天子。

他积极执行和践行了桃候家族的名言:永远拥护圣天子,谁是天子拥护谁。

从来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这也就算了。

毕竟,真要较真的话,开国功臣中,除了安国武侯和汾阴悼候周昌等少数几个人能在面对吕后时撂挑子不干,回家闭门读书。其他人基本都是跪舔的。

这些列侯,甚至姓刘的宗室都是这样,自然不能苛求一个当时只是几百石的小官。

但问题是——

石奋当了差不多五十年的中央政府实权官僚,其地位从中涓一直做到太中大夫。

相当于后世有人在*年年号召学习雷锋、孔繁森一样,都是些空泛而无力的宣传。

后世的事实已经证明。百姓或者说全国的道德修养水平与某几个道德水平超出凡人的榜样无关,而与百姓或者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息息相关。

老百姓只有腰包鼓起来了,家里没有债务和沉重负担了,他们才有空去想是非对错和善恶。

便如****某些铁路旁的村镇居民一般。

在**十年代,三提五统横压一切,百姓生活艰难苦困之时。

当地的铁路上,总会不时的丢掉一些东西。

无论警察叔叔还是铁路局,不管怎么宣传和动员。

都是毫无作用。

但等到了新世纪,经济开始起飞,百姓腰包鼓了,铁路上于是一片祥和,许多地方甚至就是堆满了钢铁和螺栓,一般路过的行人,也只是哦了一声,回忆一下当年自己偷偷摸摸半夜来此地顺点‘废铁’补贴家用的岁月,然后叮嘱孩子:过铁路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诚如孔子所言: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你不可能期望甚至要求老百姓连自己肚子都填不饱,孩子都饿的嚎啕大哭的时候,去思考仁义道德与是非善恶。

但是……

如今这个时代,这个世界。

贵族士大夫们,才懒得去考虑这些问题了。

他们纯粹是在用自己的思维逻辑来强行要求老百姓跟他们一样。

但问题在于,老百姓没有这些小清新这样的逍遥和自在。

他们要为一日两餐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