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七轮决选】(2 / 2)

霍尔斯陶穆得意微笑道:“我宣布,周赫煊先生获得10票,得票数过半,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先生们,结果出来了。”

“是谁?”

约翰·贝里曼蹭的就站起来,愤怒地扫视众人,质问道:“是谁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是谁把那关键1票投给周赫煊?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皆大欢喜了,奥尼尔和周赫煊可以同时获奖的!”

“贝里曼先生,接受这个结果吧。”霍尔斯陶穆乐呵呵地说。

约翰·贝里曼盯着众人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出谁是叛徒,他只能憋着一肚子火生闷气。

上午投票结束,下午就公布结果,欧美各大通讯社的记者都得知了周赫煊荣获奖的消息。

说实话,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很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违规暗箱操作。早在第一轮投票表决时,尤金·奥尼尔就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利,但偏偏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不承认这个结果。

只能怪尤金·奥尼尔倒霉啰,这种事有理都说不清。

恰巧,周赫煊又在投票期间遇刺,无疑激起了某些人的同情心,最终得到关键性的一票。若非如此,两人继续打平,多半就是谁都不能拿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霍尔斯陶穆作废。

约翰·贝里曼虽然感到无比愤怒,但他也不会乱说,因为他签了保密协议。

诺贝尔奖的所有评议和表决记录都是对外保密的,有效期为50年。也即是说,至少要等到1985年以后,人们才能知道这一届投票的内幕。

11月1日,欧美各大报纸同时披露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获奖人:周赫煊。

至于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周赫煊跟他的小伙伴明显没份儿,获奖者是来自德国的汉斯·斯佩曼,授奖原因是“发现了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效应”。

周赫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都不需要沙逊家族再买通媒体,整个欧美的报纸杂志都一窝蜂报道。

没办法,周赫煊被刺杀是热点,诺贝尔文学奖也是热点,这两大热点撞在一起,立即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吸引来全世界的目光。

英国如此评价:“周赫煊无疑是当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气势恢宏又奇幻瑰丽,粗犷中带着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一个血腥、愚昧、冰冷、颠倒黑白,而又潜藏着无限生机的中国。他让西方认识东方、了解东方,他是东西方的一座文化桥梁。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

法国的评语则更加浪漫:“作家是世界的影子,用虚无轮廓映射真相。而周赫煊,则是那个投下影子的人,他在散发耀眼光芒。”

美国热情赞扬道:“每当巨人行走一步,都会在地面留下深深的脚印,我们只需要踏着他的足迹前行。在文学界,周赫煊就是这样的巨人,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开创了一个时代,让无数后来者追寻其脚步。”

美国的记者正在赶往伦敦,如果不出意外,周赫煊将是这本杂志的某期封面人物。

至于中国那边,已经闹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