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劲,有客人开始打赏,而且直接往舞台上扔钱。
张铁牛已经快五十岁了,被勾得浑身燥热。他低声问道∶"这种胡姬是哪里来的?"肯定是西域啊。"费如鹤说。
杨展在广南省带兵好几年,对这种事情比较清楚,便解释说”有从波斯来的,也有从印度来的。都是奴隶,运到澳门散货,再由贩子卖到内地。眼前这胡姬,身段模样都属上等,肯定还调教过几年,至少得值几百上千两银子。"那么贵"张铁牛瞪圆双眼。
江大山已经回南京两三年,他笑着说“去年有个胡姬,九岁就被卖到国内,调教了好几年。不但说话流利,还琴棋书画样精通。听那些读书人说,连诗词文章都作得像模像样。有个富商买去你猜花了多少银子?""多少"费如鹤也忍不住问。江大山比了个手势。
"八百两"张铁牛嘀咕道,"也不贵啊。""八千两!"江大山说。
张铁牛咋舌道∶"八千两?那得值多少头耕牛啊!"
杨展笑道∶“张公爷,这你就不懂了。国内不缺胡矩,也不缺能诗善画的胡姬。但长得漂亮,又啥都会的,可就是凤毛麟角了。这富商买回家去,俗人上门做客,便让胡姬跳舞唱歌;文人上门做客,便让胡姬吩诗作词。你想想看,那得多有面子?商贾没啥地位,缺的不就是面子吗”
"那倒是。"张铁牛连点头,又看向那跳舞的胡姬,心头火热也想去买个胡姬。
他本就凭借战功,获得了许多赏赐。跟喀尔喀蒙古作战告捷,又获得一处矿山经营权,手里还真的不缺银子。老张也要堕落啊,这才回南京没
多久。
费如鹤则是心里嘀咕,自己是否也该买个胡姬。他对胡姬虽然没啥兴趣,但为了面子也必须买,否则别人都有,就他家里没有,说出去多跌份儿啊。
张铁牛指着江大山∶"你家里有没有胡姬"江大山笑而不语。
"嘿,你还藏着掖着,上次去你家就没见着!"张铁牛笑骂。
这些武将在瓦舍耍乐,钱谦益和一群文官,则在玄武湖的画舫里听曲儿。
钱谦益早已老迈,对于女色有心无力,主要是交流探讨艺术。但今天没啥心情,一边听曲儿,一边沉默喝酒。旁人也不打扰,知道他心里不痛快。
至于原因嘛,拍皇帝的马屁,一不小心拍在马腿上,曲解了皇帝那首诗的意思。
朱明镐虽然年轻,今年只有50岁。但他跟张溥是好朋友,彼此博拉进翰林院编史,又跟钱谦益交情很好,此刻低声说道;”收翁,陛下胸襟博大,不会因为几句言语就恼怒的。"我不是因为这个。"钱谦益说。
朱明镐笑道“陛下的心思,你我都懂,顺着圣意说话做事便成。你看那些犯事的官员富商豪强,通通发配去黑龙江、西藏。可在云南杀官的农兵,明明犯下了死罪,却只流放去平南军民司。那也叫流放?说穿了就是移民!"钱谦益叹息∶"陛下何其厚待小民也。
云南农兵,擅杀镇长,形同造反,却只流放缅甸。云南和缅甸,距离能有多远?那叫屁的流放。
赵翰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刊印在《大同月报》。新闻传播到全国各省,那些欺压百姓的基层官员,很多都被吓坏了,生怕自己治下的农兵,也杀了他们来泄愤。{3"喝酒,喝酒。"朱明锦笑着说。
朱明镐的父亲,是明代的武举人。因为父亲早逝,家道迅速中落,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做教书先生以供养母亲和弟弟崇祯还没死的时候,朱明镐就被评价为"复社第一人"。不仅是因为才学,更因为其孝道。
而且,虽然朋友们都妻妾成群,朱明镐却坚持不纳妾。进了翰林院做官,有商人请他写墓志铭,名声好的他不收钱,名声坏的他直接回绝。如今,全靠死工资过日子,生活平平淡淡看得很开。
朱明镐对大同新朝非常满意,如今的安稳时局,不就是他加入复社时追求的吗?
他经常写文章赞美新朝,还写过一部小说,以落魄文人的视角,记录明未社会的变迁。但这本小说,在圈子里不受欢迎,那些出身复社的老朋友,很多都在暗地里嘲笑他是马屁精。
《大同月报》的吴社长,因为老病多番请辞,隐隐传出风声,说皇帝想让朱明镐接掌《大同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