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追追追】(2 / 2)

王梓钧 1640 字 2022-08-02

“全军撤往扶沟,”祖大寿说,“若袁贼(袁时中)敢杀来,便在野外将其歼灭。若袁贼守城,血战厮杀也必须把扶沟县城拿下!袁贼不除,咱们便是腹背受敌。”

吴三桂建议道:“不如带兵去太康。这样一来,既不会腹背受敌,同样也能阻住敌军,不让敌军去驰援商丘。”

祖大寿犹豫不决。

吴三桂的计策确实可以,但必须抛弃大量辎重,因为不能走水路行军。一旦带上全部物资上路,就必须使用数万民夫,而他们身后还会有追兵。

袁时中突然跳反,把祖大寿的计划全打乱了!

在此之前,祖大寿可以选择守城,也可以选择出城作战,还可以选择退守扶沟。现在却啥都不能选,要么回师把袁时中弄死,要么抛弃辎重前往太康县。

出现这种情况,纯粹是满清自己种下的恶果。

满清扩张速度太快,半年之内拿下四个省,乱七八糟的啥人都愿收编。更可怕的是,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无法真正掌控各路降兵。打仗的时候,甚至在降兵降将的地盘抢劫。

这种做法,一路高歌猛进肯定没问题,遇到大同军阻拦就要矛盾爆发。

甚至都不用等满清吃败仗,战局僵持稍微久些,就必有降兵降将再次倒戈。

而赵瀚的仁善之名,也终于显露出号召力。

沿途所过之地,百姓热情迎接,就连饥民都知道,跟着赵皇帝肯定有饭吃。甚至是一些地主士绅,不满于满清暴政,散尽家财支持赵瀚打仗。

进入归德府地界之后,每天都有士绅,带着自募的乡勇来投。

乡勇部队就已经将近两万,饥民组成的义军更是接近十万。有些乡勇和饥民,甚至是从开封府绕来的,跨州过县都要来投靠赵皇帝。

嗯,把赵皇帝的军粮消耗得飞快,一个个好胃口能把人吃穷。

……

西华县的骑兵,全部统归吴三桂调遣。

吴三桂凑了四千余骑,逡巡于颍歧口附近,不让大同军渡河,掩护祖大寿带着步卒撤退。

城中火起,却是祖大寿把多余辎重烧了,其中还包括许多抢来的粮草。

归附满清的河南贼寇,脸上都露出不忍之色。这些贼寇当初造反,就是吃不饱肚子,看着祖大寿烧毁粮草,他们心里难受得滴血啊。

“敌军跑了!”

曹变蛟骑马奔至沙河岸边,与同样带着骑兵的吴三桂隔河相望。

没法过去,只能看着,同时派人回去报信,因为大同军主力还在三十里外。

江大山、黄顺接到消息,立即下令加速行军。

民夫和士兵全部动手,将十多条运粮船靠岸卸货。然后,部分士卒乘船前进,剩下的士卒沿岸跟随,军粮和火炮不着急全部带走。

乘船士卒率先抵达颍歧口,站在船上射击岸边的吴三桂骑兵。

吴三桂不敢与火铳兵对射,只能让开颍歧口的码头。

火铳兵趁机登岸,掩护曹变蛟的骑兵坐船过河。当骑兵全部渡河之后,剩余步卒也跑来了,继续坐船渡河。

“全军追击!”江大山、黄顺联合下令。

两个师的步兵,全部轻装小跑赶路,甲胄只能留在船上。掷弹兵的万人敌也没法带,身上只有一把腰刀。

一万多脱甲的大同军步卒,就这样朝着太康县急行军。

曹变蛟、魏国祥两位骑将,各带2500龙骑兵,去驱逐吴三桂的骑兵。

关宁铁骑早就残了,曾被一分为三。一部分受调入关,镇压西北流寇;一部分划归祖大寿;一部分划归吴三桂。

历次作战,不断消耗。

祖大寿和吴三桂麾下虽然还有骑兵,但已经不是真正的关宁铁骑,更类似大明边将的家丁骑兵。

此时此刻,吴三桂统率的四千余骑,大概两千骑算是精锐,剩余都是各降将麾下的杂牌。

面对五千龙骑兵,吴三桂分散袭扰,不停的抛射弓箭。

射出几箭,便不射了。

离得太远射不到,离得太近又要挨枪子儿。

吴三桂想要绕后,去攻击脱甲急行军的大同步卒。龙骑兵也迅速跟上,保护友军安全,不让敌方骑兵接近。

江大山虽然有坐骑,此刻却与士卒一起跑步,他大喊道:“不要管那些敌骑,只管往前跑便是!”

万余大同步卒,竟真的不理会吴三桂,仿佛看不到敌骑一般,提着兵器朝太康方向小跑前进。

两军相隔数十里,大同军竟打算徒步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