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机的故事【上】(2 / 2)

当然,少年的故乡并不是那么有趣的地方。

他出生的太空城,位于地球轨道外侧,接近地球轨道,公转周期大概是四百天。

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城市,十万人口出头,不算特别大,但与真正的“小型太空城”也完全不是一个规模。

这个城市没什么侠客,也没多少太空海盗光顾。

没有侠客,是因为阿耆尼王炮轰第四武神之后,侠客就会尽力避免“让太空城全体成员都表示反叛立场”这种事了。庇护者是真的会摧毁城市的。

而没有太空绿林,则是因为……

这么个没有油水的城市,来一趟的收获基本弥补不了燃料消耗。

而太空城的社会形态与地球也有巨大差别。

地球表面的居民,并非人人都能享受网络便利的。

但在太空城,这属于“必需品”。

庇护者一向认为“管得越少越好”。尤其是地球区域——这颗星球有着天然的大气圈与水圈,资源也不算匮乏,最重要的是没有“泄露”的风险。“引力”会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东西限制在星球表面。

而太空城则离不开自动化监控系统与网络的管理。

如果太空城的运转出现了问题,那么城市里的人类生命就无法保障。

这也是“戴森原则”中有关“生命”的法则的延伸。

所以,就算少年十二岁就独立生活了,他也能接入无处不在的网络中。

少年母亲死于一次意外,在太空城外壁工作的时候被甩入深空之中。

以基准人的生命力来看,少年一直认为,自己的母亲说不定还活在哪个角落里。

但当时少年的家庭就没法组织起搜救队伍。

少年的父亲则是在他满了十二岁之后就让他自己生活了。在少年十三岁那年,少年的父亲就抽中了前往小行星带太空城的船票,兴高采烈的踏上了逐梦之路。

对,官府也确实是会免费提供这类社会服务的。只不过嘛,官府的组织能力有限,资源更是吃紧,所以就算申请了相关服务也只能等着摇号。

在少年的母亲离开后,父亲就摇了好几年的号了。

十二岁,确实是“可以独立生存”的最小年龄了。

为了避免肉体过度消耗有机营养物,少年很早就完成了高度义体化改造。

在此之余,他还做着两份工作。

其中一份,就是核对几个不同的表格,查看这些表格之间有没有什么对不上的地方。

这些表格来自于不同AI或庇护者的不同部门。相关工作大部分都由AI完成了,但为了避免内功高手暗中搞鬼,所以不少位置都有这么一道由人来确认的流程。

少年根本不知道自己这份工作具体在干什么,又是为了什么。出于保密要求,决定分工的AI不会告诉他这些的。那些巨大的数据库被AI拆解成了人类也能快速完成的简单任务,再分发给不同的个体。

而另一份工作,则是服务AI的测试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