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举荐之恩(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400 字 2022-09-26

听着房俊一本正经的劝说自己可以趁着房俊即将奔赴西域之时,效仿诺曷钵的“前车之鉴”,论钦陵满头大汗,赶紧连连摇头:“吾噶尔家族传承数百年,固然没有汉人所谓的诗礼传家、诚实守信,却也堂堂正正,不会出尔反尔。今日与大帅缔结盟约,虽只是口头协议,却断然不会见风使舵、食言而肥,更不会背信弃义。”

面对房俊,他着实压力山大。

这位大唐帝国年青权臣不仅杀伐决断极有魄力,且思维敏捷胸怀广阔,令缺乏历练尚不能独当一面的论钦陵颇为拘束,唯恐行差踏错留下漏洞,被房俊给坑一回。

至于房俊所言“效仿诺曷钵之覆辙”,噶尔家族是断然不会为之的。

如今噶尔家族占据青海湖,根基未稳,尚有诸多吐谷浑的残部盘踞各处,需要一一拉拢、清除,方能够彻底掌控青海湖。背后更有赞普虎视眈眈,时刻搜寻着噶尔家族的弱点漏洞,一旦被其发现机会,定然毫不犹豫的发动雷霆一击,将噶尔家族这个威胁他统治的隐患彻底剪除消灭。

很长一段时间内,噶尔家族需要大唐的扶持来抵消赞普的敌视,岂能在这个时候入寇大唐,惹得腹背受敌?

那可真真是自取灭亡之道,再是愚蠢的人也不会这么干。

而大唐眼下也无力扫荡祁连山之南,正好借着噶尔家族之崛起来遏制吐蕃的攻势,使其无后顾之忧。

所以,只需噶尔家族安分守己,默默发展便好。

房俊哈哈一笑,举杯与论钦陵共饮一杯,笑问道:“青海湖固然水草丰美、地域辽阔,可说到底亦是处于吐蕃与大唐夹峙之处,两头受气,腹背皆敌,非是长久之道。令尊智谋无双,教出来的儿子亦是聪敏博闻,何妨前往关中购买一处庄园,将家中妻儿尽皆迁往彼处?大唐政策开明,即便是异族,只要有真才实学亦能够成为官员武将,领受俸禄,加官进爵。若阁下当真有此念头,吾会在陛下与太子面前举荐一番,朝廷定当予以重用。”

论钦陵怦然心动。

早年父亲出使大唐,深受大唐皇帝之器重,曾允诺若是父亲肯留在大唐为官必然予以重用,甚至愿意择取一位宗室女嫁之,可见心意之诚挚。

自己若是能够迁往关中,固然不及父亲所受之重视,但有了房俊的举荐,又有家族眼下与大唐的结盟,身居高位好像也并不难。

倒不是他如何崇尚大唐的官职,而是如今噶尔家族深受赞普忌惮,不得不委身于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夹峙之中,缝隙之中求生存,稍有不慎便是阖族灭亡之结局,岌岌可危。

若是自己当真能够迁往关中,岂非给噶尔家族多留下一条生存之路,即便局势最为危及之时,亦不至于阖族湮灭、血脉断绝?

想了想,没有拒绝,却也没有答允,而是谨慎道:“此事重大,在下不敢擅专,还得回到青海湖之后请示父亲,才敢给于大帅回应。”

“自当如此。”

房俊也仅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并不认为论钦陵能够马上答允。

若是当真能够让论钦陵一支迁往关中,大唐与噶尔家族之间的结盟将会愈发巩固几分,最起码在未来二十年内,噶尔家族回充当好两国之间缓冲的这个绝色,使得吐蕃投鼠忌器,不敢轻易纵兵入寇大唐。

而二十年生聚,足够使得大唐积蓄足够的力量,一战平定吐蕃。

……

两人言谈甚欢,小酌几杯之后酒席撤去,论钦陵被亲兵带着下去稍做休整,即将前往长安拜会监国太子,毕竟两国之间无论何等盟约,都得落于纸面方才稳妥,即便不能公之于众,却也是约束双方的一个凭据。

房俊固然是大唐权臣,也能够左右太子之决策,可到底只是一个臣子,并不举杯签署盟约之资格……

带到论钦陵去休息,房俊伏案将自己的设想写于信纸之上,然后装入信封,封上火漆,命人将尉迟宝环叫了进来。

“大帅,不知有何吩咐?”

尉迟宝环一身甲胄走进帐内,躬身施礼,恭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