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自然明白话中之意,颔首道:“如今天下升平、四夷慑服,突厥余孽远遁大漠,短时间内必将休养生息,无力东顾,以微臣之见,他们可能会渡过大漠,翻越丘陵,一路沿着平坦肥沃的平原向南迁徙,攻略西海(里海)附近的土地,若是这个征服的过程顺利,那么往后将不大可能继续威胁大唐之边疆。吐蕃虽然兵强马壮,但地处高原,条件苦寒,如今国内更被青稞酒闹得粮荒,纵然那位松赞干布再是雄心壮志,也很难在稳定国内之前升起侵犯大唐州府之心。高句丽固然桀骜不驯,但是如今辽东集结了数十万虎贲,只待明年开春便可扬鞭东进,整个高句丽都在瑟瑟发抖,自保尚且不足,岂敢生事?外无强敌,内则安稳,这等局势之下,只要有人生出不臣之心,必将遭受举国之力的镇压,江南士族都是些自私自利之辈,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家几百上千年的传承付予这等危险之下。故而,他们或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与朝廷阳奉阴违,但若是更进一步,却是绝无可能。”
但凡想要扯旗造反,要么边疆有强敌入寇,要么国内有天灾盛行,动摇了王朝统治的核心,方才有那么一丝胜算。
可如今大唐四周无强敌,国内更是风调雨顺国力日盛,谁敢在这个时候造反那可当真是活腻歪了,随随便便几十万大军顷刻之间就能够鞭指江南,谁人能挡锋锐?
更何况百姓安居乐业,商贾日进斗金,谁吃饱了撑的跟着你干这等掉脑袋的买卖……
李二陛下最怕便是自己御驾亲征的时候,一旦战事稍有不顺,江南那帮人便想要伺机而动,动摇国本。
他坐镇长安,毕竟距离江南万里之遥,奏疏之上所呈现的江南未必就是眼下的真实模样,而房俊对于江南素来熟悉,如今更是刚刚从江南回来,与江南士族很是针尖对麦芒的都了一场,必然知根知底。
既然房俊这样说了,李二陛下便长长的吁了口气。
只要能够让他放开手脚开始东征,便有十足的信心覆亡高句丽,届时大唐周边之强敌只剩下一个吐蕃,万里边疆彻底平静安宁,没有了大规模的战争牵扯,国力必将在顿时间内更上一层楼。
千古未有之辉煌盛世,用不了三五年就将彻底到来。
到那个时候,他“千古一帝”的宏图霸业就算是彻底完成,超越秦皇汉武指日可待!
李二陛下压抑这心底涌动着的兴奋,一口将杯中茶水饮尽,笑问房俊道:“之前种种,的确是有些亏待了你,不过你能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朕心甚慰。怎么样,东征之时给你安排一个什么位置?”
这话几乎等同于将唾手可得的功勋送给房俊。
在李二陛下看来,东征固然不太可能一帆风顺,但取得最终之胜利几乎板上钉钉,凡是参与其中的将领皆可得到一份显赫的功勋,在未来很长一段不可能大战的时间内,这便是最后的军功。
房俊心底感动之余,却摇了摇头,道:“微臣未几弱冠之年,便幸得陛下之厚爱,官高爵显大权在握,已然是心存惊惧、不胜惶恐,唯恐有负陛下之厚爱。如今微臣已经不需要那些功勋去封妻荫子,东征便不参加了吧,届时陛下东征,太子监国,微臣愿意率领麾下兵卒镇守长安、卫戍关中,给陛下守好这大唐江山之根基,让陛下后顾无忧,全力去攻略辽东,缔造千古一帝之宏图伟业!”
李二陛下便大感欣慰。
事实上,谁都知道即将开始的东征有可能是近年之内最后一场大战,再想要碰上这等攫取功勋的好机会,怕是就得等到不知多少年后才能开始与吐蕃之战。这样的机会,朝野上下无数的人红着眼珠子盼着等着。
可东征虽然规模浩大,但攻略进程去几乎已经拟定,参战之各部军队各有任务,不可轻易更改,除去这些个几乎已经板上钉钉的将领之外,其余人想要参与其中简直难如登天。
总不能只为了给大家伙平摊功勋,就让大唐所有的军队轮番上阵,故意将一场国战打得支离破碎吧?
哪怕大唐的军队再是强悍,胜算再大,也不可能这么玩儿。
唯有水师是个例外,身为皇家水师的创始人,只要房俊表示想要上阵,并且李二陛下同意,那么他就可以水师统帅的名义参战,若他不愿意参战,那么统御水师出征的便是都督苏定方……
所以在只要房俊表示愿意再捞一份战功,没人能够挑出毛病。
可即便是挑不出毛病,却不代表心里服气,只要房俊上阵,就明显可以看出李二陛下区别对待。
所以房俊干脆利落的放弃这个机会,就使得李二陛下拒绝别人的时候底气更足。